查看原文
其他

北科大温永强/杜宏武教授和北大人民医院张培训教授 AFM:多功能DNA水凝胶增强脂肪干细胞的干性激活免疫通路引导烧伤创面再生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估计有18万人死于烧伤。3级烧伤是一种并非完全静态的伤害。由热损伤引起的蛋白质变性导致烧伤早期组织丢失,有毒炎症介质很快就会激活产生氧自由基,直接加重烧伤伤口坏死。坏死区域也会影响从正常组织到坏死组织的转化,导致更大的受损区域。此外,由于高代谢,烧伤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增加,这导致烧伤伤口进一步感染和恶化。烧伤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大量渗出物、促持续炎症、剧烈疼痛和瘙痒、自由基生成、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和体重减轻。临床上治疗烧伤的主要方式是植皮,但是不能全面解决烧伤症状。此外,由于临床敷料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当前多样化的伤口需求。因此,烧伤伤口的治疗仍然是再生医学所面临的难题。


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杜宏武教授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培训教授等人通过动态交联DNA单元、聚丙烯酰胺和L-抗坏血酸2-磷酸盐(L-A2P)形成致密氢键,可以方便地获得多功能DNA水凝胶体系,如图1所示。DNA水凝胶系统中掺杂了冰片,可缓解疼痛和瘙痒。获得的DNA水凝胶为干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类似于细胞外基质结构,可以调节细胞增殖,维持细胞活力,并在合适的环境中实现完美释放。并且,药理学伤口敷料外壳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组织粘附性和抗菌性能。除此之外,多功能DNA水凝胶集成系统可以促进巨噬细胞转化、血管生成和神经发生。该系统通过神经免疫相互作用调节病理性疼痛和瘙痒。此外,该系统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助于增强和促进组织再生。因此,先进的DNA水凝胶集成系统开启了烧伤创面有效综合治疗的级联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临床转化机制的深入研究。该研究以题为“Multifunctional DNA Hydrogel Enhances Stemness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to Activate Immune Pathways for Guidance Burn Wound Regeneration”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图1. 水凝胶的制备、药理外壳制备、促进烧伤伤口愈合机理示意图。

作者建立了3级烧伤伤口模型,观察烧伤膏、M-pH-L-DNA gels/b、M-pH-L-DNA gels-A/b的伤口愈合情况。在0到18天对小鼠的伤口进行摄影监测。烧伤膏组在前几天表现出愈合趋势,但是由于本身没有抗菌性导致再次染菌引发溃烂。治疗18天后,第4组伤口基本完全愈合,然而,其他组的伤口没有完全闭合。这是由于水凝胶敷料提供了吸收大量组织液性能、本身固有抗菌性和负载的干细胞,为伤口愈合提供了完美的环境。与其他组相比,第4组主要以迁移的方式愈合。


图2. 烧伤伤口愈合示意图。

皮肤主要包括表皮和真皮,表层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其增殖始于基底层并可支持皮肤稳态。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伤口愈合的速度与完整性和协调性密切相关。因此,引导伤口再生所需的多功能敷料应考虑这些成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多功能敷料如何加速伤口愈合,作者将材料与不同细胞,例如角质形成细胞(JB6,来自mic表皮)、成纤维细胞(L929,来自正常皮下乳和脂肪组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RAW 264.7、和神经细胞(RSC),共培养后进行基因测序。如图3所示,材料能够激活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组织再生。


图3. 水凝胶敷料伤口愈合机理图。

总结:作者成功开发了一种多功能DNA水凝胶,以促进烧伤伤口愈合和再生。DNA水凝胶整合系统敷料为干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提供了类似于体内细胞外基质的温床载体。细胞学、组织学和转录组学分析表明,DNA水凝胶整合系统具有促进伤口愈合、血管再生和神经再生的特征。另外,DNA水凝胶整合系统敷料可以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强组织再生。为再生医学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感谢国家自然基金委和北京科技大学基金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07466


相关进展

北科大温永强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秦燕研究员和积水潭医院王成医生合作在糖尿病伤口愈合方面取得新进展

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张学记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朝勇教授课题组合作:基于毛细自驱行为的DNA水凝胶传感装置

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秦燕研究员合作:层状结构纳米纤维海绵具有促凝血和改善伤口愈合能力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